6.19.2009

H1N1 甲型流感 (猪流感)

病徵
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病徵有:發燒(高於攝氏37.8度)、肌肉疼痛、咳嗽、喉嚨痛、鼻塞,甚至嘔吐和像痢疾的病徵。

對全球瘟疫的憂慮
原因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與世界衛生組織對這次爆發可能演變成全球瘟疫表示十分憂慮,其原因如下:
新變種
這個流感病毒是全新品種,所有人類沒有對抗它的疫苗或者有先天性免疫力。
人傳人
這個病毒似乎可以人傳人。根據調查,病人沒有直接接觸豬隻。新變種將可能證實為人傳人。但是,最少有另外一個豬流感的變種曾經人傳人而沒有引起社區感染。相反地,例如,上一次在人類爆發的
禽流感的傳播差不多可以確認完全是由直接接觸鳥類而感染。
毒性
病毒毒性導致墨西哥境內的受害者病情嚴重,甚至死亡。再者,墨西哥境內的豬流感主要攻擊年輕健康的成年人,就像1918年的
西班牙流感。大部分其他的變種會在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的人士產生嚴重病徵。
地理
病毒在眾多地區被發現,顯示控制措施難以施行。病毒的潛伏期導致疫情惡化。
季節性
具有高毒性的病毒會更快的殺死宿主,導致病毒無法即時的將自己傳播給其它宿主,導致短期間疫情會有降低的跡象。由於宿主死亡率下降,侥幸存活下来的弱毒性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傳播,反而提供病毒更多的突變機會。此外流感病毒不適合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中生存,於低溫乾燥的氣候才適合大量繁殖,因此流感多半在春季發生,夏季疫情降低,秋冬交替之際則疫情攀升。
缺乏數據
仍然存在其他未知的因素,譬如傳播速度、模式、現時對抗流感措施的成效。新變種的不可預測導致評估難以進行。


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
根据世界衛生組織规定,流感大流行警戒共有六大级别。
2009年4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發表聲明,將警戒由第三級提升為第四級同年4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流感大流行警戒提升為第五級,情況罕見。6月11日,正式將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級,是自1968年(香港流感 - H3N2)後,41年的第一次。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將流行病警戒級別提升至第六級不代表病毒毒性有所增強,而只是反映出全球各地的感染情況(第六級 - 全球有至少兩個地區或國家出現持續的社區感染:社區爆發)。另外,世衛又表示,會將第六級分為A(輕微)、B(一般)、C(嚴重)三級,每個國家和地區會得到不同的分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